出口持续强劲,蒜价能否上涨?
一、行情概况
进入七月份中下旬后, 大蒜市场交易场景一片低迷。业内收储的客商畏高心理凸显,再次介入产地拿货的积极性不高,库外蒜交易价格呈现跌跌不休的局面。截至七月二十五号左右,金乡产区一般混级的价格跌至 1.78元/斤左右的价位,可产区偏空氛围依旧。不过, 近期海关方面公布了六月份大蒜出口的数据,让我们看看有没有好消息传来吧。
二、出口概览
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,2022年6月份中国大蒜出口总量为19.06万吨,出口总金额为19076.83万美元(包括鲜或冷藏的蒜头、其它鲜或冷藏的蒜头、干大蒜、盐水大蒜、用醋或醋酸制作或保藏的大蒜)。
其中鲜或冷藏的蒜头数量总计约16.65万吨,与去年同期的出口量15.63万吨相比,同比上涨约6.53%;出口金额共计13276.15万美元,与去年同期的出口金额16090.97万美元相比,同比下跌约17.49%。
(图一)
从贸易方式来看,2022年6月份中国出口鲜或冷藏的蒜头一般贸易量为15.76万吨,金额为11819.90万美元;边境小额贸易量为0.90万吨,金额为1456.25万美元。
按国家来看(如图二),2022年6月份,中国鲜或冷藏的蒜头出口前十位的国家/地区分别为: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巴西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泰国、阿联酋、哥伦比亚。
从排名前二十位进口中国大蒜的地区看,进口量首屈一指的是印度尼西亚。其进口量占据当月的45%,而5月份的大蒜进口量占当月的37%,和上一月份相比,6月份印度尼西亚大蒜进口大蒜的比重增加,进口中国大蒜的数量增加至5.8万吨,较上一月份增加了近2万吨。
(图二)
按省市来看(如图三):2022年6月份中国鲜或冷藏的蒜头出口前四位的地区分别为山东省、江苏省、河南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,其中山东省出口量11.4万吨;江苏省出口量2.44万吨;河南省出口量1.01万吨,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口量0.79万吨。
(图三)
三、数据比较
总体来看,从2018-2022年近五年的数据比较中发现,2022年6月份中国鲜或冷藏的蒜头出口量位居中游。2022年正好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第三年,而国际购买力却稍显欠佳,2022年第一、二季度大蒜出口总量约为84.34万吨,占2021年全年总出口量的46%。
如(图四)所示,2022年6月份出口大蒜月同比价格弹性指数为-0.29点,数值小于零,出口单价和出口数量的同比变化方向相异,虽然出口数量增加但其出口单价却反而走低。
(图四)
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,2022年6月份鲜或冷藏的蒜头数量总计约16.65万吨,与去年同期的出口量15.63万吨相比,同比上涨约6.53%,其出口单价797.14美元/吨,与去年同期1029.47美元/吨左右相比,同比下跌约22.57%。
四、交易小结
总的来说,在国际冲突加剧及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,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行,国际通胀率提高,进而引发国际购买力下降。近几个月份的大蒜出口量不如预期增加明显。另外,根据山东卫健委最新消息显示,7月24日,山东全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,均在菏泽。菏泽地区防疫政策收紧,部分交通要道封锁,不知道是否会给大蒜市场带来新冲击呢?